吉屋網 >房產問答 >法律法規(guī) >政策法規(guī) >詳情

商品房限購令是什么 南京商品房限購令細則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154****2358 | 2016-05-11 16:28:46

已有1個回答

  • 134****0804

    不少網友對商品房限購令細則不熟悉,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被稱為“**嚴厲樓市調控措施”的“限購令”已經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實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商品房限購令細則的究竟! 商品房限購令細則 2010年4月30日,北京出臺“國十條”實施細則,率先規(guī)定“每戶家庭只能新購一套商品房”。9月29日“國五條”出臺后,累計有上海、廣州、天津、南京、杭州等16個一二線城市推出限購政策。截至2011年2月,已有36城市提出限購;新一輪住房限購城市將翻番達72個,高壓調控樓市跌入“冰點”,據相關專家稱2011年房價將得到遏制。2011年8月17日,住建部下發(fā)二三線城市限購標準;12月,住建部知會地方政府,對于限購政策將要于2011年年底到期的城市,地方政府需在到期之后對限購政策進行延續(xù)。 南京商品房限購令細則針對市區(qū)住房 本市戶籍家庭限購第三套住房,非本市戶籍限購第二套且需提供在該市納稅或繳納社保一年證明 據南京市住建委官網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自2月19日起,南京對住房銷售、住房轉讓營業(yè)稅、新房價格制訂等實施新的政策。 對已有一套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能夠提供一年以上(含一年)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可新購一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對已擁有兩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一年以上(含一年)本市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本市市區(qū)內向其銷售住房。 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款比例不低于60%,貸款利率不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

    查看全文↓ 2016-05-11 16:33:46

相關問題

  • 在房產調控的大背景下,商品房限購令格外引人注意,限購令的概念,南京商品房限購令的具體政策,詳見以下知識。 商品房限購令介紹: 商品房限購令是政府出臺的控制百姓投資房地產的一種政策。主要是限制百姓購買二套住房和投資者炒房,目的是控制日益高漲的房價。目前,我國很多城市開始出臺商品房限購令,用來控制房價的日益高漲。 限購城市主要有哪些 目前,京、津、滬、渝4個直轄市,大連、寧波、廈門、青島、深圳5個計劃單列市,再加上27個省會城市,明確將要實行限購的城市就已經達到了36個。與此前提出的制定和執(zhí)行限購政策的城市范圍相比,此次要求制定和執(zhí)行限購措施的城市基本上包括了房地產市場上所有的所謂“一、二線城市”,部分三線、四線城市也被納入到限購政策的行列當中。根據北京中原三級市場研究部的估計,按照新的政策要求,從目前市場的情況來看,在全國范圍內施行限購政策的城市很可能將達到60個,幾乎是現(xiàn)在施行限購城市數量的兩倍。 南京市限購令細則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fā)[2011]1號)、《省政府辦公廳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蘇政辦發(fā)[2011]9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完善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結合我市實際,南京市政府辦公廳于2月19日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寧政辦發(fā)[2011]17號)。 主要內容如下: 一、高度重視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 (一)提高對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認識。深入學習領會國家和省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fā)展實際,從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推動轉型創(chuàng)新跨越發(fā)展和建設人民幸福城市的高度,充分認識深化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重要性、緊迫性,全面落實住房保障目標任務,認真執(zhí)行住房信貸、稅收、限購等相關政策,努力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 (二)努力控制新建住房價格。根據我市經濟發(fā)展目標、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確定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并于3月底前向社會公布。 二、加快實施“十二五”住房保障規(guī)劃,進一步改善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居住條件 (三)全面啟動實施《南京市“十二五”住房保障規(guī)劃(2011—2015年)》。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前期準備工作,確保建設規(guī)模和工程進度,完善基礎設施配套。今年新開工建設經濟適用住房600萬平方米、竣工300萬平方米;儲備廉租住房1800套;建設中低價商品房40萬平方米;建設公共租賃住房(含人才公寓,下同)50萬平方米。積極做好危舊房與工礦棚戶區(qū)改造、老舊小區(qū)整治出新工作,完成80萬平方米危舊房與工礦棚戶區(qū)改造,整治房屋800幢、出新小區(qū)70個。 (四)統(tǒng)籌協(xié)調推進保障房建設。加快實施1000萬平方米安居工程,重點推進邁皋橋、花崗、岱山、上坊四大片區(qū)保障房項目建設。結合《南京市“十二五”住房保障規(guī)劃》和各城市功能板塊建設需要,啟動新一輪1000萬平方米保障房規(guī)劃建設工作。各相關部門和區(qū)政府要做好保障房建設管理服務工作,完善工作機制、優(yōu)化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工程質量。 (五)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政策體系。根據“十二五”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加快廉租住房建設步伐,加大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力度,繼續(xù)建設經濟適用住房、中低價商品房、拆遷安置房,加快形成完善的“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場”的住房體系。出臺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多渠道建設籌備公共租賃住房,相關區(qū)政府和工業(yè)園區(qū)要落實好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計劃。 三、認真執(zhí)行差別化信貸稅收政策,進一步合理引導住房需求 (六)認真執(zhí)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款比例不低于60%,貸款利率不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 (七)調整個人住房轉讓營業(yè)稅政策。個人將購買不足5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征收營業(yè)稅;個人將購買超過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其銷售收入減去購買房屋的價款后的差額征收營業(yè)稅;個人將購買超過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營業(yè)稅。 (八)加強房地產稅收征管。加強對土地增值稅征管情況的監(jiān)督和檢查,重點對定價明顯超過周邊房價水平的房地產開發(fā)項目,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和稽查。加大應用房地產價格評估技術,加強存量房交易稅收征管,堅決堵塞“陰陽合同”產生的稅收漏洞。 (九)進一步合理引導住房需求。對已有1套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能夠提供1年以上(含1年)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可新購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對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1年以上(含1年)本市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本市市區(qū)內向其銷售住房。各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房地產經紀機構在銷售住房時,有義務向購房者宣傳我市限購政策。 四、增加土地有效供應,進一步嚴格住房用地管理 (十)堅決落實好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保障性住房(含公共租賃房、拆遷安置房)、棚戶區(qū)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的70%。繼續(xù)按“限房價、競地價”方式落實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進一步完善土地出讓方式,積極開展普通商品房項目配建保障房試點工作。在新增建設用地年度計劃中,單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努力做到應保盡保。對擅自改變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質的,堅決糾正,嚴肅查處。 (十一)增加土地有效供應。積極完善待出讓土地的基礎設施,形成有效土地供應,促進住房開發(fā)建設。充分保障土地供應,今年計劃供應商品住房用地500公頃。加強對企業(yè)土地市場準入資格的審查。 (十二)繼續(xù)加強土地供后管理。對已供房地產開發(fā)用地,超過兩年沒有取得施工許可證進行開工建設的,必須按照閑置土地處置的相關規(guī)定處置到位。依法查處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對房地產開發(fā)建設投資達不到25%以上的(不含土地價款),不得以任何方式轉讓土地及合同約定的土地開發(fā)項目。 五、加強市場監(jiān)管,進一步強化新聞輿論引導 (十三)繼續(xù)加強商品房市場監(jiān)管。對取得預售許可或者辦理現(xiàn)房銷售備案的房地產開發(fā)項目,要在10日內一次性公開全部銷售房源,現(xiàn)場銷售進度須與網上房地產信息一致。進一步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jiān)管,確?!皩?顚簟?顚S谩?,保護購房者權益和防范金融風險。 (十四)加強中介和租賃市場監(jiān)管。認真落實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進一步強化中介市場、房屋租賃管理,繼續(xù)加強存量房交易管理信息系統(tǒng)建設,進一步規(guī)范房地產經紀行為,加大房屋租賃市場的政策引導。 (十五)加強價格秩序監(jiān)管。新建商品住房上市必須明碼標價、“一套一標”;申領預售許可證應當申報價格,且開盤價格應與申報價格一致,申報價格3個月內不得調高,3個月后需要調高的必須重新申報。 (十六)強化新聞輿論引導。加大對穩(wěn)定房價和住房保障工作的宣傳力度,引導開發(fā)企業(yè)合理定價銷售、消費者理性消費。對制造、散布虛假房地產信息的,要追究有關當事人的責任。 市宣傳、發(fā)改、住建、國土、規(guī)劃、財政、稅收、社保、工商、物價、統(tǒng)計、公安、民政、人行南京營管部等部門及各區(qū)政府要迅速統(tǒng)一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市決策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市場監(jiān)管,切實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溧水縣和高淳縣參照本通知執(zhí)行。 本意見自發(fā)布之日起執(zhí)行。  

  • 購房者在購買房子的時候多會出現(xiàn)限購現(xiàn)象,商品房限購令到底是什么呢?小編特意為您搜索關于限購令的內容,同時對南京的限購令很多購房者也是非常關心,下面就是相關內容。 商品房限購令定義 商品房限購令是政府出臺的控制百姓投資房地產的一種政策。主要是限制百姓購買二套住房和投資者炒房,目的是控制日益高漲的房價。 南京商品房限購令 南京本地人限制購買家庭第三套房屋 南京外地人須在南京有一年的社?;蛘咭荒甑募{稅證明才可以購買一套房屋 1,本地家庭限購第三套房   在限購細則方面,南京完全執(zhí)行了“新國八條”的規(guī)定。已有1套住房的本市戶籍家庭,能提供1年以上(含1年)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外地戶籍家庭,可新購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外地戶籍家庭、無法提供1年以上(含1年)本市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外地戶籍家庭,暫停在本市市區(qū)內向其銷售住房?! ? “家庭已有2套房的,不能再買第三套房,這將使得南京數十萬的多套房主,面臨無法再買房的局面,將極大地削弱樓市需求?!睂<冶硎?。 2,2套房賣一套可再買一套   限購令中對于擁有房產的數量,是按照實際擁有狀況認定的,就是看權屬記錄中有幾套房。也就是說,擁有兩套房產的本市戶籍家庭,賣掉一套房子后,可再購買一套房。依此類推,家庭擁有3套住房的,賣掉2套房后,也可以再買一套。

  •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發(fā)展迅速,物價飛漲,尤其是房價上,上漲的步伐一度讓人咂舌??焖偕蠞q的房價與普通民眾的低速上漲的工資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國家出臺了對部分城市發(fā)布商品房限購令的措施。什么是商品限購令?其定義以及概述有哪些?具體表現(xiàn)在廣州又是怎樣的一種情況? 商品房限購令的定義 商品房限購令是政府出臺的控制百姓投資房地產的一種政策。主要是限制百姓購買二套住房和投資者炒房,目的是控制日益高漲的房價。 商品房限購令的概述 商品房限購令是政府出臺的控制百姓投資房地產的一種政策。繼北京市在(國發(fā)2010 10號文件)印發(fā)后出臺了樓市新政以后,我國很多城市開始出臺商品房限購令,用來控制房價的日益高漲。 廣州市商品房限購令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于2010年10月15日上午正式公布廣州商品房“限購令”。在廣州公布的二次樓市調控4大措施中,戶籍家庭和常住非戶籍家庭只能限購一套新房,二套房貸**不低于5成,三套房及以上房貸全面停貸,住房公積金同步實行差別化信貸政策。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副局長黃文波說在發(fā)布會上說,根據我們廣州市房地產近期運行的態(tài)勢,以及國務院國家五部委房產宏觀調控政策,為了鞏固房地產調控的成果,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我們聯(lián)合人民銀行、省銀監(jiān)局以及地稅實行了關于貫徹住建部等部位宏觀調控政策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意見,將有關的意見向媒體公布,其中內容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堅決遏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堅決限制炒房。 主要的措施有第一是戶籍家庭和常住的非戶籍家庭,家庭成員包括夫妻雙方和子女,常住就是提供在本市一年以上的納稅證明和社保證明,常住的非戶籍只能購買一套商品住宅,第二非常住的外地家庭不可以在本市購買商品住房,第三未滿18歲的人士不能單獨購買商品住房;第四境外機構和個人住房嚴格按照住建部等部門2006年171號文有關的政策執(zhí)行,廣州市城區(qū)、直轄區(qū)。 二是嚴格貫徹國家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各商業(yè)銀行對第二套放房貸**比例不得低于5成,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礎利率的1.1倍;禁止在全額房貸前追加貸款;住房公積金同步實行差別化的政策,對購買經濟適用房和90平方米以下的首套商品住房**比例可為2成,首次購房但是建筑面積超過90平方米以上**比例為3成,第二套房貸的**比例不低于5成,第三套以及以上房貸全面停貸。 三是差別化的稅收政策實行房地產調控。 嚴格執(zhí)行廣州市地方稅務局關于調整我市增值稅預征率的公告,實行差別化的土地增值稅,對經濟適用住房不預征普通商品房按照2%的稅率預征,對帳房過快的樓盤,市地稅局會同國土局密切關注,進行輕松和稽查。 四是擴大住房保障力度。 在完成困難家庭保障住房后,將逐步擴大住房保障面,多渠道加快加大公共租賃房的建設,妥善解決夾心階層的住房困難的問題。這是我們這次聯(lián)合市部委制訂的廣州市貫徹國務院以及國務院五部委房地產宏觀調控的實施意見。 公積金三套房貸全停 此前,外界盛傳的公積金第三套及以上房貸全面暫停也成為定論。在廣州版新政中,對于限貸方面,各商業(yè)銀行嚴格執(zhí)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對第2套房貸**比例不得低于5成,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第3套及以上房貸全面停貸。同時,禁止各商業(yè)銀行發(fā)放消費性、浮動型住房貸款和不指明用途的住房抵押貸款,且全額還款前追加貸款。 廣州版新政除了在限購、房貸收緊措施外,同時加強土地增值稅的增收和保障房的建設。據悉,對普通商品住房按2%的稅率預征,對非普通商品住房按3%的稅率預征,對別墅按4%的稅率預征。 相關官網: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

  • 商品房限購令是政府出臺的控制百姓投資房地產的一種政策。繼北京市在(國發(fā) 2010 10號文件)印發(fā)后出臺了樓市新政以后,我國很多城市開始出臺商品房限購令,用來控制房價的日益高漲。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發(fā)展迅速,整體情況較好。但是,對于普通民眾而言,生活并沒有因此而幸福太多!因為,房價的上漲速度要遠遠高于人均收入的上漲速度。對大部分人而言,工作一輩子也不見得能買到一套自己可以住下來的房子!尤其是2010年,國家的宏觀經濟形勢逐漸向好的方向發(fā)展,但是房價暴漲趨勢仍然很明顯。為了遏制商品房上漲過快,國務院于2010年4月7日出臺了《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由此拉開了樓市調控的帷幕。 房價之所以暴漲,根本原因是因為:第一,中國的人口經濟聚集結構。說到房價,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決定房價高低的**基本因素,那就是人口經濟聚集結構問題。由于現(xiàn)在中國城市發(fā)展不均衡,城市占用了過多的社會資源,政府資源,并且相對于農村和小鎮(zhèn)的基礎設施建設優(yōu)勢,使得大多數人都拼了命向大城市靠攏,,需要大量住房,使得城市住房供小于求,便自然而然推動了房價的上漲。如果在一個區(qū)域內,用于居住的房子相對過剩,那房價就不會一直很高。所以,中國的人口聚集結構是導致房價上漲的首要原因。第二,我國的土地制度。由于我國規(guī)定城市土地必須國有化,所以地方政府就壟斷了城市的土地供給。為了獲得**大利益,作為壟斷者的政府,于是就限制土地供給以保持壟斷高價,大家可以從每年政府的財政收入看到,出讓土地收入占據了當地財政收入的兩三成,更甚者五成有余。這種土地制度的結果,一是大大限制了房子的供給數量,因為供給房子首先要供給土地;二是增加了房子的成本,同時縮減了房地產商繼續(xù)開發(fā)的資金;三是人為制造稀缺,物以稀為貴,土地供給的短缺就會讓房子有**機會和囤積的價值,從而引起大量投機和囤積。結果可想而知,這種土地制度必然會制造高房價和住房難。第三,貧富差距過大、低工資和低社會保障。由于貧富差距過大,富人集中了過多財富,他們無視房價的高低,并且參與各種名目的炒房和投機性購房。近些年來,涌現(xiàn)的溫州炒房團,山西炒房團等等,便是很明顯的例子。另外,由于貧富差距過大和低工資,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普通民眾購買力就低,加之社會保障不足,他們更不敢消費,由此導致中國內需不足、產能過剩和產業(yè)利潤低(除房地產外),繼而導致富人不想投資實業(yè);富人不想投資實業(yè),股票、期貨風險太大,城市化發(fā)展的機緣讓房子具有很大的投資或投機價值,于是他們就集群的投資或者說投機房地產,導致房價過高,普通民眾又被高房價剝削一次。在中國樓市,高達50%到70%的比例都是由投機客購買的,目前均處于空置狀態(tài)。2010年商品房銷售10.4億平方米,按照每套100平方米計算則2010年新增空房500-700萬套。其他,如官員腐敗等等也是使得房價上漲過快的原因。 政府為了穩(wěn)定房價,而制定的各種限購類政策。便如2010年新房產政策:要嚴格限制各種名目的炒房和投機性購房。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qū),商業(yè)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fā)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fā)放購買住房貸款。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臨時性措施,在一定時期內限定購房套數。而對此,大部分地區(qū)對新政策的執(zhí)行不盡如人意,房價繼續(xù)上漲。為此,國務院開展第二輪樓市調控出臺了《對各地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通知提出四項要求》,其中指出:“房價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城市,要在一定時間內限定居民家庭購房套數。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監(jiān)察部等部門,將對省級人民政府穩(wěn)定房價和住房保障工作進行考核與問責。對政策落實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進行約談,直至追究責任,則從根本上把房價調控與地方官員政績掛鉤。從而使得各地紛紛出臺壓制房價政策,以遏制房價的快速上漲。 各個城市根據自身房地產狀況,因地而宜,均采取了限購政策,如深圳、福州、青島和南京采取了除了常規(guī)限購1-2套外,對于已經擁有相關住房套數的本市戶籍家庭、非本市戶籍家庭直接禁止購買等非常嚴厲政策,如寧波、武漢和廣州采取了除了常規(guī)限購1套外,同時條件性禁止非本地戶籍居民購買的嚴厲政策,如北京、上海和杭州則采取了常規(guī)限購(在本省市已經擁有一至兩套住房的本省市居民和外省市居民不得再在本省市購買住房)政策。很明顯看到,與之前的限購不同,現(xiàn)在很多省市已采取停購政策。當然,可以知道由于之前的調控政策過于松軟,使得調控效果不佳,**終使得之前的限購升級為停購。 當然,新一輪調控政策實施以后,各地樓盤交易量有很大不同,尤其是調控嚴厲的城市,樓盤交易量環(huán)比下降很大,如深圳、廣州等。而對于調控較松的城市,樓盤交易量波動不大,相對平穩(wěn)過渡。隨著時間的繼續(xù),各地政府公開聲稱會繼續(xù)執(zhí)行限購政策。此外,限購政策會有可能向二三級城市蔓延。并且政府并沒有給限購政策的截止日期。 但是各地的房地產商針對政府的新一輪調控,并沒有直接降低房價,而是采取各種方法來度過這段困難期。例如深圳的房地產公司:1.住宅先放下,集中賣商鋪。中小戶型樓盤在此次政策中雖然要比雙拼戶型樓盤好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剛性需求減少投資需求增加的時候,政策打壓更多的是投資需求,因此中小戶型樓盤也面臨買家減少的過程。2.擔心越等越糟不如盡早開盤。限購令之后的幾天,已經有樓盤不斷在開盤,但是效果均一般。對于這些樓盤來說,拿到預售許可證就如一道圣旨,屬于不得不開。3.不怕等盡量推遲樓盤發(fā)售時間。而北京的房地產公司則:1.疏通銀行異地放貸;2.墊付貸款。當然,為了應對調控,各地房產公司開始把重點放在小戶型(能夠贏得更多年輕人的歡迎)和郊縣地區(qū)(降低自身買地成本)上。并且由于一些中小型房地產公司在這新一輪調控中的抵抗力儼然不如大型房地產公司(萬科,恒大,中海,保利等等),很有可能使得中國房地產市場再一次面臨洗牌。從整體上來看,為了度過寒冬期,大部分開發(fā)商在應對政策時,多以走量為主,取得資金鏈的快速回籠。 對購房者而言,由于沒有哪個老百姓會欣喜于房價的非理性上漲,所以大家對此持積極態(tài)度。并且認為房價會降,則便一直采取謹慎觀望態(tài)度,使得各地樓盤交易量下滑較大。尤其是在大戶型和高端房產上。從而使得小戶型占據了樓盤交易量的大部分。這也使得在調控期間,各個房地產開發(fā)商的小戶型樓盤銷售比較火爆。當然,沒有人會知道調控的結果**終會如何! 就我個人而言,政府實施的新一輪調控,會有有效打擊各種名目的炒房團及投資房客,對房價上漲過快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由于根本原因并沒有觸及,所以收效不會很大。由于近些年政府手中的土地資源有限,并且土地收入是政府財政收入的一大坨,所以當地政府不會輕易放棄,則開發(fā)商的土地成本不會減少,甚至還會增加;還有就是由于物價上漲過快,開發(fā)商的建設成本增加,現(xiàn)在很多開發(fā)商已經苦不堪言。更有由于中國的財富二次分配不合理,使得貧富兩極分化更深,很多人仍然會買不起房。另外,中國的廉租房及經濟適用房建設有限,也并不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比較明顯的影響!

  • 房爺、房姐、房妹時頻頻出現(xiàn),大家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多個戶口。由此可見商品房限購令在某個方面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商品房限購令是政府出臺的控制百姓投資房地產的一種政策。主要是限制百姓購買二套住房和投資者炒房,目的是控制日益高漲的房價。以下是商品房限購令相關細則解讀。 商品房限購令自2010年4月30日,北京出臺“國十條”實施細則,率先規(guī)定“每戶家庭只能新購一套商品房”開始。9月29日“國五條”出臺后,累計有上海、廣州、天津、南京、杭州等16個一、二線城市推出限購政策。各方當時認為,行政手段直接出手叫停部分購房行為,不啻為過熱的樓市注入了“冷卻劑”。 房產限購有時難免傷及無辜。但要在GDP和民生的夾縫中趨利避害,實屬不易。 地方版樓市新政**近陸續(xù)出臺。限購令標志著樓市新政進入了數量調節(jié)階段。地產大腕紛紛驚呼,樓市的寒冬即將來到,房地產業(yè)對2009年的“保八”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現(xiàn)在則要“卸磨殺驢”了。原因很簡單,任由房地產泡沫膨脹發(fā)酵,無異于飲鴆止渴。 短期內刺穿泡沫,則不免帶來陣痛。 被稱為“**嚴厲樓市調控措施”的“限購令”已經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實行。中國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應該遵循的原則是對市場干預**少、符合行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有利于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的政策體系。為此,在加強住房保障之外,在中心城市應長期實施商品住宅限購,徹底遏制投機和過度投資,同時取消一些現(xiàn)有非市場化的調控措施,可以確保行業(yè)長期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