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揚灰層”"的謠言 相信部分人在買房時都聽過“9-11層是揚灰層”這個說法,也確實有一部分人相信“9-11層是揚灰層。所謂的“揚灰層”“浮塵層”“灰滯層”這些通通就是謠言而已。 “揚灰層”謠言破滅的科學依據(jù) 物理專家指出,10層左右是“揚灰層”的說法是不符合大氣物理常識的。因為在離地面三四十米高的地方,灰塵是不會停頓的?;覊m在距離地面10公里至52公里的大氣平流層都不會停下來。也就是說,一般普通高層樓都沒有所謂的揚灰層一說。揚灰層只是一種說法,并未科學測定。一般情況下,空氣中的污染物隨氣流不斷沉降和流動,在空中沒有污染源的情況下,樓層越高,空氣相對越干凈。 所謂的“臟空氣停頓”,可能是指“逆溫層”現(xiàn)象。通常情況下,大氣層高度越高溫度就越低,空氣易對流,使污染物擴散。但當秋冬季節(jié)及特殊的氣候條件下,氣溫可能會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氣就會出現(xiàn)“逆溫層”。逆溫層的厚度從幾十米到幾百米不等,像厚被子蓋在城市上空,妨礙城市污染物的擴散。但逆溫層的高度是變化的,污染物在逆溫條件下的分布也在不斷變化,并不會固定地停留在一個高度上。因此,僅以層高斷定“揚灰層”不準確。 灰塵的顆粒有大有小 我們平時所說的“灰塵”,屬于大氣污染中的顆粒物污染。按照這些顆粒的類型、大小,我們把它們分為粉塵(dust),煙(fume),黑煙(smoke),飛灰(fly ash),霧(fog),炭黑(carbon black)等等。 小顆粒往往對健康更有害。因為直徑小于10微米的顆粒(PM10)會被人吸入體內(nèi),而且顆粒越小,被吸入后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直徑10微米的顆粒物通常沉積在上呼吸道;直徑5微米的可進入呼吸道的深部;直徑2.5微米以下的(PM2.5),可深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 小顆粒物**大濃度區(qū)的高度不能確定 所謂“揚灰層”,一般的理解就是在這個層高周圍,大氣中的灰塵濃度**高,超過上下方的其它層。這個現(xiàn)象是否存在呢? 有學者對此做過模擬。他建立了相關的數(shù)學模型,經(jīng)過公式推算發(fā)現(xiàn):隨著高度的增加,空氣中的灰塵濃度有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也就是說對于某一直徑大小的顆粒物,可能會在某個高度上濃度**大。初聽之下,這和“揚灰層”的說法很接近。 不過還不能就此定論。首先,這個模型在建立時忽略了灰塵的重力,因而并不適用于重力作用明顯的、直徑較大的顆粒物。其次,即使對于小顆粒物,想要根據(jù)這個模型來推算其濃度**大值具體出現(xiàn)在什么高度,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城市中由于建筑物的影響,空氣的無規(guī)則“湍流”加劇,氣流變化很復雜。在建筑物附近,灰塵分布與建筑物密度、高度、幾何形狀、門窗朝向、街道寬度和走向、綠化面積、空氣中污染物濃度等許多人為因素關系很大。這就必然導致了每個地區(qū)、每個小區(qū),甚至每棟樓的情況都是不同的。再加上不同直徑大小的灰塵顆粒,濃度**大值出現(xiàn)的高度也不相同。因此,并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揚灰層”推算公式。 實踐檢驗:相比其它層,高層的灰塵差別并不大 理論推導的結果是就算“揚灰層”存在,其影響因素也過于復雜,難以確定其高度。那么實際測量的結果又如何呢? 科學家做過實驗。在石家莊某高層建筑附近的顆粒物監(jiān)測結果顯示,空氣中直徑在0.5微米以下的小顆粒物在高度24米處(相當于8層上下)呈現(xiàn)**大值;直徑在2.5微米以下的在高度7米處(相當于3層上下)呈現(xiàn)**大值;而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隨高度增加而減少??傮w來說,近地面處灰塵的濃度較高。隨高度增加,灰塵總量(總懸浮顆粒物)減少了,而其中微小顆粒物所占比例則越來越大。 這一觀測結果驗證了理論推論:不同直徑的顆粒物,其**大濃度區(qū)的位置也不同,彼此相隔很遠。不可能有哪一層匯聚了所有顆粒物的**大濃度區(qū)。 結論:謠言破解。 說建筑物的9至11樓是揚灰層,這是不科學的。大氣中的大顆粒物通常越靠近地面濃度越高;只有對于小顆粒物,在外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在某一高度存在一個**大濃度區(qū)。但是由于影響因素過多,并不一定所有樓房周圍都存在這個**大濃度區(qū);即使存在,對于不同建筑物和不同大小的顆粒,**大濃度區(qū)的高度也各不相同。更重要的是,不同高度間顆粒物濃度只是略有差別而已。 如果“揚灰層”真的有那么多灰,一看每個樓都像套了個游泳圈一樣,也就沒有必要討論了,絕對不會有人去那幾層住的。
十樓是揚灰層嗎?
181****3782 | 2025-03-26 13:47:07
已有5個回答
-
130****0163
揚灰層并非法律概念,也無相關法律規(guī)定。購房者應關注房屋質(zhì)量、合同條款等法律問題,維護自身權益。十樓是否屬于揚灰層,并無法律依據(jù),購房者應理性判斷。
查看全文↓ 2025-04-01 13:16:27 -
151****2453
十樓揚灰層?別逗了,這年頭還有這種說法?買房還是看地段、看配套,別被這些亂七八糟的傳言誤導了。
查看全文↓ 2025-03-31 23:00:46 -
155****1768
根據(jù)《住宅設計規(guī)范》等相關政策文件,并沒有對揚灰層進行明確定義和劃分。十樓是否屬于揚灰層,需要結合具體項目的地理位置、周邊環(huán)境等因素綜合判斷。建議購房者不要輕信揚灰層的說法,而應關注房屋本身的質(zhì)量和居住體驗。
查看全文↓ 2025-03-27 11:35:17 -
132****5340
揚灰層這個說法沒有科學依據(jù),更多是民間傳言。十樓作為中間樓層,性價比較高,視野和通風都不錯,值得考慮。
查看全文↓ 2025-03-26 21:59:08 -
130****6640
關于“十樓是否是揚灰層”的問題,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首先,揚灰層通常是指在一定高度范圍內(nèi),由于空氣流動和建筑物遮擋等因素,灰塵和顆粒物濃度較高的樓層。這個概念并沒有一個嚴格的樓層劃分,而是與當?shù)氐臍夂?、環(huán)境和建筑布局有關。在實際購房過程中,我們更應關注房屋的朝向、通風、采光等因素。十樓作為一個中間樓層,通常具有較好的視野和通風條件,但是否屬于揚灰層還需結合具體情況分析。建議購房者實地考察,綜合評估后再做決策。
查看全文↓ 2025-03-26 18:14:51

相關問題
-
答
-
答
不相信有這樣的說法~
全部3個回答> -
答
揚灰層只是一種說法,并未科學測定。具體的建議到售樓處了解。
全部2個回答> -
答
24層樓房的揚灰層是8到10層.挑選樓層六個注意1、光線從光線的角度考慮,樓層自然不適宜于太低,低層單位的陽光會被周圍的建筑物遮擋。但樓層過高,角度不對,也會影響陽光的照射。2、噪聲城市的噪音源很多,噪音會影響人體的健康,讓人吃不香、睡不著、學習效率降低等。樓層低吸收的噪音就多。但如果低層單位周圍有樹木、隔音板之類吸收聲波的物體,就會好一些。而聲音就會向上傳,高層單位也不能幸免。一般來說,20層以上的單位噪音影響較小。3、灰塵一般認為8到10層是揚灰層,灰塵都會懸浮在這個高度,不上不下。10層以上的單位基本不會受到灰塵的困擾。4、視野這一條不必多說,肯定樓層越高視野越好。但是頂層單位太陽直射樓頂,夏天會很熱,32層的住宅31層會相對好些。5、風水根據(jù)五行八卦來說,每個屬相都有對應的屬性,而每個樓層也都有對應的屬性。人應該選擇與自己屬性相同的樓層居住,有利于自己的工作等。6、民俗中國人一向偏愛數(shù)字6、8,討厭4。而西方視13、18都是不吉利的數(shù)字,這個要根據(jù)個人信仰作出選擇。
全部3個回答> -
答
確實有小部分人相信高層中的9-11層“揚灰層”,就像有人相信“成龍”姓“成”一樣。所謂的“揚灰層”“浮塵層”“灰滯層”根本就是謠言而已,一個徹頭徹尾的謠言,謠言說9-11層是“揚灰層”,其實中國人就愛以訛傳訛,見風就是雨,這個謠言源于03年的一個售樓小姐寫的,根本就是一家之言,不僅沒有科學道理,也沒有實踐的檢驗,更沒有專業(yè)測試數(shù)據(jù)的依托,說白了就是造謠。這個謠言被很多人放大了,很多人遇到問題不知道動腦子想想,無形中幫助了謠言的擴散,雖然“揚灰層”這個謠言早已破解,但現(xiàn)在依然有不少人信,哎……我家里的一個親戚就是賣房的,他家的兩所房一個就是在9層,一個在10層,他明確跟我說的所謂的“揚灰層”純粹是個謠言,尤其是18層到頂?shù)母邔樱?-11層因為處在中間,不高也不低,著實是個好樓層,房價也相對較高。樓層太低了的話視野、采光不好,你想想你周圍都是高樓林立,你買個低層多憋悶,而且小區(qū)內(nèi)的聲音都能聽到,比較亂,也失去了買高層的意義;太高了的話萬一電梯壞了上下不方便,而且有些人從高處往下看有眩暈感,尤其是女士和兒童。有些無良的買房者,用這個謠言誤導買房人,這幾層他們自己內(nèi)部人士留著住,要不就是留著漲價。自己想想也知道,灰塵是有重量的,若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的話,它終究是要落地的,但是因為空氣的流動,灰塵受重力和風力的作用,漂浮在空中也是可能的,但不同的地區(qū)、風向以及不同的小區(qū)布局,所產(chǎn)生的氣流都是不同的,而不同的空氣濕度和溫度,也影響著灰塵的濃度,所以,拿來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揚灰層”,是在是可笑之極,簡直是無稽之談。中國很多家庭買房都是全家出動并“傾家蕩產(chǎn)”,要說謹慎是必須的,但是凡事要動腦子想想,不能聽風就是雨。我當初買房也是這個情況,為了這個所謂“揚灰層”,跑了十幾個小區(qū),問了很多人,包括親身住在這幾層的,都說沒有感受到揚灰,至少和其他樓層是沒差別的。我也查閱了很多資料,其中央視13套的新聞專門請專家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說明,揚灰層根本不可信,只是謠言而已;就好比現(xiàn)在還有人相信“假雞蛋”,著實可笑,除非能造出無縫模具,否則蛋殼都造不出來,及時早出來了,那這個所謂“假雞蛋”的成本也太高了吧,比真的雞蛋貴太多了,還有人造假嗎?其實沒人見過假雞蛋,不過只是聽說,因為假雞蛋根本不存在……謠言止于智者。
全部3個回答>